一、 跨區送電量持續增長
近年來,中國電力生產和電力消耗量不斷增長,火力發電占比達70%以上,同時,由于我國能源分布不均,能源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區,然而電力消費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因此我國遠距離跨區送電量持續增長,大容量、遠距離輸電是我國電網發展的必然趨勢。
(1)發電量穩步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電力生產行業總發電量呈現穩步增長趨勢。2019年,我國總發電量為7503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
2020年1~2月,全國發電總量為109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增速比2019年同期下滑8.1個百分點。
(2)火力發電仍是主要發電方式
從發電方式來看,目前,我國仍以火力發電為主要發電方式,據中電聯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火電發電量為8427億千瓦時,占比76.73%;水電發電量為1357億千瓦時,占比12.36%;核電發電量為484億千瓦時,占比4.41%;風電發電量為653億千瓦時,占比5.95%。
(3)發電設備累計裝機容量增速放緩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9年,中國電力工程建設中,發電裝機容量持續提升,近年來增速有所放緩,2019年,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01066萬千瓦,同比增長5.8%。
2020年1~2月,我國新增發電機裝機容量為790萬千瓦,截至2020年2月底我國發電機裝機容量達201856萬千瓦。
(4)新冠影響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用電量有所下滑
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達6.84萬億千瓦時,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達7.23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5%。2020年1~2月,受新冠影響,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020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7.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第二產業用電量622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2%;第三產業用電量192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9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
(5)跨區送電量持續增長
我國的能源資源與負荷中心呈現十分不均衡的分布特征,能源的總體分布為西多東少、北多南少,電力需求中心卻長期處于東中部地區,我國80%以上的能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75%的電力消費集中在東部和中部。
根據中電聯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跨區送電完成6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8%,全國各省送出電量合計19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
二、產業升級帶動行業發展
2020年7月,KPMG(畢馬威)攜手多家國內外機構和多名行業專家,打造了《知·創明天—2030中國電力場景展望》報告,就未來電力發展方向、競爭格局、電力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等問題,對多位中國電力行業專業人士以及行業從業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及訪談,深入分析了中國電力的發展趨勢以及面臨的挑戰。
(1)數字化與清潔化為主要發展方向
近年來,中國電力行業迅速發展,行業規模大幅增長,在5G、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的影響下,中國電力行業進入了轉型升級的新時期,“泛在電力物聯網”、“微電網”等規劃層出不窮。
在2019年9月至10月期間,KPMG(畢馬威)聯合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就未來電力發展方向、競爭格局、電力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等問題,對多位中國電力行業專家以及行業從業者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的電力行業專家及從業者認為我國電力行業主要有數字化、清潔化、透明化、國際化和電氣化五個發展方向,其中數字化與清潔化將是未來中國電力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的確,目前數字化正在逐漸地改變電力行業的運營模式,我國對能源結構轉型的要求也促使著電力行業朝清潔化的方向發展。

圖1 中國電力行業發展主要方向
(來源:KPMG、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新能源電力企業成競爭主體
從未來電力行業市場競爭格局來看,根據KPMG的問卷調查,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分布式能源的終端客戶、新能源電力企業以及科技與互聯網企業或將成為未來電力行業主要的競爭者。近年來,新能源電氣企業如風電企業、水電企業、光伏發電企業等隨著行業技術的逐漸成熟迅速發展壯大,其巨大的發展潛力讓人十分期待未來其在電力行業市場中的表現。

圖2 電力行業新進市場參與者比例預測
(來源:KPMG、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資產結構與布局成最大挑戰
電力行業未來發展前景較好,但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據KPMG的問卷調查顯示。近97%的受訪者認為電力行業將面臨對電力企業資產結構和布局的挑戰。其主要原因是近期外部國際環境和我國宏觀經濟的變化對電力行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電力行業需要更加有效的資產組合管理。

圖3 電力行業面臨的挑戰
(來源:KPMG、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電力改革或帶來重大影響
近年來,電力行業在相關技術和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正在逐漸轉型與擴張。未來電力行業或將受電力改革,儲能、特高壓、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驅動而迅速發展,同時也可能受到國際政治環境、石油價格以及貿易保護政策變動的影響。綜合來看,電力行業發展前景較好,投資價值較大。

圖4 電力行業發展驅動因素
(來源:KPMG、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5 電力行業發展不確定因素
(來源:KPMG、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全國電力投資連續三年下降
(1)全國累計裝機容量增速放緩
近年來,我國發電裝機容量不斷提高,并且一直保持著增長趨勢,2012~2019年,我國發電裝機累計容量從11.47億千瓦增長到20.11千瓦。但2015年之后,裝機容量增速呈下降趨勢,2019年我國裝機容量同比增速為5.84%。

圖6 2012~2019年全國發電裝機累計容量及增速(單位:億千瓦,%)
(來源:中電聯、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9年,在全國發電裝機容量中,火電裝機11.91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59.2%;水電裝機3.56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17.7%;核電、風電和太陽能裝機容量分比為4874萬千瓦、2.1億千瓦和2.05億千瓦。清潔能源裝機總容量已經達到8.20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40.8%。
(2)電力投資額連年下降
近十年,我國電力行業年投資額呈波動趨勢,且自2017年起,電力投資額連續三年呈負增長。2019年我國電力投資額為7995億元,同比下降1.2%。

圖7 2009~2019年全國電力投資額及增速情況(單位:億元,%)
(來源:中電聯、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電網側投資占主流
2019年,在全國電力投資構成中,電網側投資占比61%,電源側投資占比39%。其中全國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4856億元,其中110千伏及以下電網投資占電網投資的比重為63.3%,比2018年提高5.9個百分點。
2019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10173萬千瓦,其中,水電發電新增裝機417萬千瓦,火電發電新增裝機4092萬千瓦,風電發電新增裝機2574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2681萬千瓦。
四、電力供應增速下降
(1)電力供應增速放緩
近年來,我國整體上電力供應能力不斷加強。2012~2019年,我國全國全口徑發電量不斷增加。根據中電聯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為7.33萬億千瓦時,比2018年增長4.7%。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7142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其中,水電1153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火電5165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風電357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0%;核電348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3%;太陽能發電117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3%。

圖8 2019年全國發電量構成情況(單位:%)
(來源:國家統計局、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山東發電量全國領先
2019年,我國發電量排在前十的省份分別為山東、內蒙古、江蘇、廣東、四川、新疆、浙江、云南、山西和河北。發電量分別為5586億千瓦時、5327億千瓦時、5015億千瓦時、4726億千瓦時、3671億千瓦時、3564億千瓦時、3351億千瓦時、3252億千瓦時、3238億千瓦時和3118億千瓦時。
從發電量增速來看,除了江蘇、浙江、河北、天津、北京、山東、上海和河南,全國其他省份發電量均實現增長,其中發電量增速超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9個,依次為:西藏、陜西、廣西、新疆、內蒙古、吉林、貴州、云南、青海、寧夏、湖南、海南、四川、安徽、湖北、黑龍江、江西、山西和廣東。
(3)水電發電:四川發電量第一,內蒙古增速最快
在水電發電方面,2019年全國發電量排在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四川(3076億千瓦時)、云南(2666億千瓦時)、湖北(1330億千瓦時)、貴州(675億千瓦時)、廣西(541億千瓦時)、湖南(528億千瓦時)、青海(520億千瓦時)、甘肅(377億千瓦時)、福建(297億千萬時)和新疆(250億千瓦時)。
從水電發電量增速來看,除了海南、河北、吉林、安徽、江蘇、湖北、重慶、黑龍江和廣西,全國其他省份發電量均實現增長,其中發電量增速超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5個,依次為:內蒙古、浙江、廣東、福建、江西、山東、寧夏、甘肅、青海和云南。
(4)火電發電:山東發電量領先,西藏增速超70%
在火電發電方面,2019年全國發電量排在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山東(5169億千瓦時),內蒙古(4556億千瓦時),江蘇(4439億千瓦時)、廣東(3346億千瓦時)、山西(2931億千瓦時),新疆(2822億千瓦時)、河北(2755億千瓦時),安徽(2637億千瓦時)、河南(2532億千瓦時)、浙江(2494億千瓦時)。
從火電發電量增速來看,天津、海南、北京、湖南、甘肅、河北、廣東、江蘇、浙江、上海、青海、河南和山東發電量增長率為負,其他省份發電量均實現增長,其中發電量增速超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5個,依次為西藏、廣西、湖北、山西、吉林、貴州、四川、新疆、內蒙古、云南、寧夏、安徽、黑龍江、山西和江西。
(5)風電發電:內蒙古發電量居首,青海增速近80%
在風電發電方面,2019年全國發電量排在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內蒙古(612.8億千瓦時)、新疆(391.4億千瓦時)、河北(277.3億千瓦時)、云南(245.3億千瓦時)、甘肅(226.9億千瓦時)、山西(188.1億千瓦時)、寧夏(173億千瓦時)、山東(162.4億千瓦時)、江蘇(158.6億千瓦時),遼寧(153.1億千瓦時)。
從風電發電量增速來看,寧夏、江蘇、山東、山西、安徽、海南、上海、北京和西藏發電量增長率為負,其他省份發電量均實現增長,其中發電量增速超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6個,依次為:青海、廣西、天津、四川、湖南、新疆、福建、廣東、貴州、重慶、江西、云南、吉林、陜西、湖北和黑龍江。
(內容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發電機及發電機組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和《中國電力建設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